環境美感增能應用課程臺南登場 增加教育者美感素養及美化校園環境
【記者李嘉祥/台南報導】 2025/04/11

▲環境美感增能應用課程臺南登場,期增加教育者美感素養及美化校園環境。(記者李嘉祥攝)
為提升教育工作者對環境設計的美感素養,台灣設計研究院主辦、教育部指導的「環境美感增能應用課程」,10日於臺南市進學國小學美.美學教師專業發展空間「秋楓沐學」辦理研習,課程內容涵蓋實地參訪及校園共創工作坊,期打破固有思維邏輯,提升教育相關人員美感素養及創新設計思維,並將習得的方法應用於後續的教學創新或校園空間美學改造議題,進而提升校園環境的美感。

市長黃偉哲表示,環境美感教育不僅關乎視覺美學,更涉及教育環境的整體優化,影響學習氛圍與學生的成長發展。「環境美感增能工作坊」系列課程核心目標在於培養教師的創造力、跨域整合能力及問題解決能力,進而提升教育現場的實踐力與應變能力。

黃偉哲市長期許透過精心規劃的多元化課程,針對不同目標對象進行賦能設計,並結合主題式教材工具及實務案例導入,協助教師深化專業知能,強化理論與實踐的緊密連結,啟發創新應用思維,並進一步引領學校共同參與校園環境的改善與營造,讓美感素養真正落實於日常教學與校園空間中,為臺南的教育發展開創更具深度與溫度的未來。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歷年校園環境改造計畫中,南市國中小共入選5所示範學校2所績優學校,此次課程特別邀請具備設計創新思維與豐富校園美感實務經驗的設計師分享改造過程,不僅講解設計思考的基本原則,更透過多元的校園空間實例,引導教師激發想像力,進一步理解空間環境如何影響學習體驗,並探討如何在校園場域中實踐美感教育,創造更優質的學習氛圍。

鄭新輝局長也期許透過實務經驗分享,培養教師對校園美學的敏銳度,在有限資源與空間限制下仍能運用創新策略來優化校園環境,進一步發掘改善校園空間的可能性,並將所學轉化為實際行動,未來能在教育實踐中積極推動美感環境,為學生打造更具創造力與人文素養的成長空間。

鄭新輝局長強調,此計畫不僅提供學校所需的專業資源,更透過跨領域協作模式,讓設計專業與教育現場相互結合,創造符合學校特色與學生需求的美感學習空間,未來也會將持續推動相關計畫,鼓勵更多學校積極參與,攜手打造兼具美感與功能性的學習場域,讓校園成為孕育創造力與人文素養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