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益投顧:關稅戰增添景氣下行風險 防禦性操作因應變局
美國總統川普自2025年1月20日就任以來,為了實現『讓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政治理念,對內,責成政府效率部(DOGE)裁減聯邦公務人員並刪減非必要性開支,期待縮減財政赤字確保經濟永續發展;對外,先後對中加墨及鋼鋁汽車等課徵關稅,誓言將過去被搶走的製造業帶回美國,惟執行過程朝令夕改、變動反覆,嚴重衝擊企業及消費信心,雖然2025第一季整體經濟表現依然具韌性,但企業及消費信心已經大幅下滑,此將限縮往後企業投資及消費支出,故而,美國股市領先反應呈現下跌,截至2025年4月4日道瓊指數YTD下跌近10%、那斯達克指數YTD下跌近20%,在全球主要股市表現敬陪末座。
4月2日川普政府再宣布對所有進口國普遍課徵10%關稅,其中對美貿易順差金額較大的國家課徵更高稅率關稅,預計4月9正式實施,此一結果比預期中的最壞情境還要更差。川普第一任期美中貿易戰,全球企業透過「中國 + 1」戰略,分散集中在中國的生產基地,中國企業也將生產基地轉移出國,採取「繞道出口」策略,東南亞國家成了首選轉移地。如今這些地區也面臨高額關稅,這使得在這些地區設廠以降低成本和規避風險的策略效益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喪失原有的成本優勢,形同完全封鎖大企業『中國+1』「繞道出口」的效益。
川普關稅政策核心是期望將製造業帶回至美國,惟此景實現並非一朝一夕,在那之前,美國消費者搶在高關稅生效之前大舉採購、而另一端的亞洲等地出口商因擔心高關稅侵蝕獲利而暫停出貨(以任天堂為例,原定4月9日開放美國消費者預購Switch2臨時喊停,稱必須重新評估關稅衝擊。),供應鏈的亂局及各國後續報復性措施均將衝擊後續景氣、物價高企(如iPhone 價格可能會增加 2 倍)、經濟下滑甚或衰退等不確定將螺旋性上升,導致全球市場避險情緒高漲,資金全面撤離風險性資產。
FED主席Powell於4月5日演說中直接表態關稅對通膨可能產生長期影響,非一次性衝擊,因此FED傾向更謹慎面對貨幣政策決策,澆熄市場對Powell Put的預期。建議拉高現金水位,採防禦性操作因應變局,包括美債、歐元、日圓等。此前強勢的歐股受關稅衝擊短線出現大幅回檔,但是即使美股與歐股都下跌,歐股評價依舊相對美股較低,此外,歐洲採取自主供應鏈與強化內需的方向逐漸明朗,長線仍具上漲潛力。港陸股方面,因應川普關稅,部分企業已經暫停出口美國,觀望關稅影響,影響期間長短將視談判結果而定,建議投資人不躁進,先觀望,待情勢穩定再進場。
4月2日川普政府再宣布對所有進口國普遍課徵10%關稅,其中對美貿易順差金額較大的國家課徵更高稅率關稅,預計4月9正式實施,此一結果比預期中的最壞情境還要更差。川普第一任期美中貿易戰,全球企業透過「中國 + 1」戰略,分散集中在中國的生產基地,中國企業也將生產基地轉移出國,採取「繞道出口」策略,東南亞國家成了首選轉移地。如今這些地區也面臨高額關稅,這使得在這些地區設廠以降低成本和規避風險的策略效益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喪失原有的成本優勢,形同完全封鎖大企業『中國+1』「繞道出口」的效益。
川普關稅政策核心是期望將製造業帶回至美國,惟此景實現並非一朝一夕,在那之前,美國消費者搶在高關稅生效之前大舉採購、而另一端的亞洲等地出口商因擔心高關稅侵蝕獲利而暫停出貨(以任天堂為例,原定4月9日開放美國消費者預購Switch2臨時喊停,稱必須重新評估關稅衝擊。),供應鏈的亂局及各國後續報復性措施均將衝擊後續景氣、物價高企(如iPhone 價格可能會增加 2 倍)、經濟下滑甚或衰退等不確定將螺旋性上升,導致全球市場避險情緒高漲,資金全面撤離風險性資產。
FED主席Powell於4月5日演說中直接表態關稅對通膨可能產生長期影響,非一次性衝擊,因此FED傾向更謹慎面對貨幣政策決策,澆熄市場對Powell Put的預期。建議拉高現金水位,採防禦性操作因應變局,包括美債、歐元、日圓等。此前強勢的歐股受關稅衝擊短線出現大幅回檔,但是即使美股與歐股都下跌,歐股評價依舊相對美股較低,此外,歐洲採取自主供應鏈與強化內需的方向逐漸明朗,長線仍具上漲潛力。港陸股方面,因應川普關稅,部分企業已經暫停出口美國,觀望關稅影響,影響期間長短將視談判結果而定,建議投資人不躁進,先觀望,待情勢穩定再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