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青工作圓自立夢想 第一社福籲重視心智障礙者工作權益

▲友善職場幫助他們他們穩定就業。(圖:第一社福提供)
心智障礙朋友,在勞工群體中相對更弱勢。早期他們的工作權益不僅常被忽視,也常因為一般人不夠了解心智障礙者,而成為職場霸凌的受害者。因此第一社福基金會70年代就開始為評估有勞動力的心智障礙者提供就業服務,過程中有就服員跟社工當工作溝通的橋樑,時至今日,第一社福當初的堅持有了回報,許多被第一社福服務過的智青因為一份穩定的工作,有的支撐起一個家,有的開始自給自足的獨立生活,他們不再是被社會給予的一群人,而是成為了給予社會、支撐社會的支柱。
32歲的小維是個智能障礙青年,年紀小的時候做過好幾份工作,但因為心性不穩所以皆以離職告終,疫情因素找工作不容易,在家休息了一陣子,但爸媽希望小維可以獨立,畢竟爸媽會老,等他們無法再支持小維的時候,那小維除了自己還有誰能依靠呢?所以他們申請的就業服務,希望小維可以工作並有為自己負責的能力。
就服員陪著小維一次次的演練面試情境,安撫他緊張的情緒,他的問題在於容易緊張,一緊張話就說不出來,也容易情緒高漲,面試就職時就服員也將這些特質告知公司,並協助跟職場主管溝通理解。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主管還是覺得小維不細心,話也常聽一半,不過就服員適時介入,幫助主管更能理解小維的特質,也協調怎麼用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做正確的溝通,漸漸地,主管懂得怎麼和小維說工作上的事,而他積極認真的一面也被主管看見,2個月的磨合也讓主管開始肯定小維,現在小維已經是主管倚重的小幫手,有時還會被調去其他店支援。小維穩定工作1年了,這1年他學會對自己的事情負責,不再需要爸媽事事幫忙做決定,在32歲這年,他成了一個真正獨立自主的大人。
患有自閉症的小融,工作意願不是很高,但爸爸在他國中的時候就去世,媽媽獨自一人撫養他跟姊姊長大,負擔其實不小,所以媽媽希望小融能自立自強,不要變成靠媽族。小融在之前的職場,因為有時會被主管提醒注意細節,這些提醒卻讓心思敏感的他越來越不自信,最後甚至自請離職。
小融在面對職管員的時候,明確表明想要幫忙媽媽的心意,且也想存錢買機車,非常有工作意願,就服員一路陪著小融演練怎麼面試,並幫他慢慢找回自信心,之後小融找到洗車員的工作,主管對小融的表現也覺得不錯,認為小融很有潛力,只要給他多一點的支持與鼓勵,他可以慢慢提升自己,在瞭解小融的主管帶領下,他學會的東西越來越多,現在他已經可以操作機器並簡單收銀,這些都讓小融對自己越來越有自信。
第一社福張菁倫執行長表示,心智障礙青年跟一般人一樣,仍然有自立的夢想,工作讓他們有「被需要」的感覺,無形中找回自信。對於有意願工作但尚未能進入職場的智青,第一社福協助他們建立工作態度、積極訓練工作技能,例如烹飪、烘焙、清潔、手工藝等,目的讓智青未來能順利轉銜就業。至於職場中的智青,就服員要為他量身一套就業的計畫,適應職場工作,即使工作上手了,但難免遇到困境感到挫折,例如人事變動,讓他們需重新適應新主管,以及長期累積的工作疲乏,降低工作活力,因此還有心理輔導,並為他們組織成長團體、舉辦休閒活動。這些大朋友以前是家中的依賴者,爸媽以為要照顧一輩子,但經過就業訓練及支持下,孩子從依賴者變成經濟支援者,讓老爸媽也安心了。第一社福想藉著五一勞動節前夕,呼籲社會大眾重視心智障礙者的工作權,也希望有更多雇主願意給這些認真想要自立自強的朋友多一點機會。
32歲的小維是個智能障礙青年,年紀小的時候做過好幾份工作,但因為心性不穩所以皆以離職告終,疫情因素找工作不容易,在家休息了一陣子,但爸媽希望小維可以獨立,畢竟爸媽會老,等他們無法再支持小維的時候,那小維除了自己還有誰能依靠呢?所以他們申請的就業服務,希望小維可以工作並有為自己負責的能力。
就服員陪著小維一次次的演練面試情境,安撫他緊張的情緒,他的問題在於容易緊張,一緊張話就說不出來,也容易情緒高漲,面試就職時就服員也將這些特質告知公司,並協助跟職場主管溝通理解。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主管還是覺得小維不細心,話也常聽一半,不過就服員適時介入,幫助主管更能理解小維的特質,也協調怎麼用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做正確的溝通,漸漸地,主管懂得怎麼和小維說工作上的事,而他積極認真的一面也被主管看見,2個月的磨合也讓主管開始肯定小維,現在小維已經是主管倚重的小幫手,有時還會被調去其他店支援。小維穩定工作1年了,這1年他學會對自己的事情負責,不再需要爸媽事事幫忙做決定,在32歲這年,他成了一個真正獨立自主的大人。
患有自閉症的小融,工作意願不是很高,但爸爸在他國中的時候就去世,媽媽獨自一人撫養他跟姊姊長大,負擔其實不小,所以媽媽希望小融能自立自強,不要變成靠媽族。小融在之前的職場,因為有時會被主管提醒注意細節,這些提醒卻讓心思敏感的他越來越不自信,最後甚至自請離職。
小融在面對職管員的時候,明確表明想要幫忙媽媽的心意,且也想存錢買機車,非常有工作意願,就服員一路陪著小融演練怎麼面試,並幫他慢慢找回自信心,之後小融找到洗車員的工作,主管對小融的表現也覺得不錯,認為小融很有潛力,只要給他多一點的支持與鼓勵,他可以慢慢提升自己,在瞭解小融的主管帶領下,他學會的東西越來越多,現在他已經可以操作機器並簡單收銀,這些都讓小融對自己越來越有自信。
第一社福張菁倫執行長表示,心智障礙青年跟一般人一樣,仍然有自立的夢想,工作讓他們有「被需要」的感覺,無形中找回自信。對於有意願工作但尚未能進入職場的智青,第一社福協助他們建立工作態度、積極訓練工作技能,例如烹飪、烘焙、清潔、手工藝等,目的讓智青未來能順利轉銜就業。至於職場中的智青,就服員要為他量身一套就業的計畫,適應職場工作,即使工作上手了,但難免遇到困境感到挫折,例如人事變動,讓他們需重新適應新主管,以及長期累積的工作疲乏,降低工作活力,因此還有心理輔導,並為他們組織成長團體、舉辦休閒活動。這些大朋友以前是家中的依賴者,爸媽以為要照顧一輩子,但經過就業訓練及支持下,孩子從依賴者變成經濟支援者,讓老爸媽也安心了。第一社福想藉著五一勞動節前夕,呼籲社會大眾重視心智障礙者的工作權,也希望有更多雇主願意給這些認真想要自立自強的朋友多一點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