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学权威陈镇东海大开讲
【记者简丽春/基隆报导】 2025/04/22

▲海洋学权威陈镇东院士海大演讲,分享科学精神与思辨态度,吸引逾百位师生聆听。(图∶海洋大学提供)
拓展学子视野与胸襟,国立台湾海洋大学日前举办蓝海讲座,特邀中央研究院院士、国立中山大学海洋科学系约聘研究讲座教授陈镇东演讲,他深耕海洋碳化学与全球变迁研究多年,去年底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公布名单中,他终身科学影响力,在海洋学领域排名全球第5。陈院士讲题「常识与知识并重∶在不疑处有疑」,以各种提问启发学生跳脱框架、独立思考,吸引逾百位师生师生聆听,现场多次引发笑声与热烈掌声。

该讲座由海大许泰文校长主持开场,他表示,陈镇东院士是全球碳循环及生态研究先趋之一,陈院士自台大化工系毕业後,即赴美深造,取得博士学位後,曾於美国任教7年,1984年受中山大学延揽回台,多年来,领导许多大型海洋相关研究计画,於2022年荣膺美国地球物理联盟会会士,是台湾海洋科学领域第一人,当年度,也获得国际整合海洋生物圈研究计画会士荣耀,更於去年当选中央研究院第34届院士。

讲座中,陈院士强调,从课堂学到的知识非常有限,常识是知识的活用;他以水的结构,来开启学生的思考,同样的两杯水,放入相同体积的弹珠跟盐巴,为何弹珠那杯会溢出来,盐巴那杯不会?因为,水中有单独的水分子跟水分子团存在,当盐加入了水中,会破坏水分子团的连结,所以体积变小不会溢出,但,密度就变大了。

陈镇东院士进一步分享自己在求学阶段就登上了《Nature》期刊的论文,他指出,湖泊中具有营养盐,在研究时,不能把湖水当成纯水,这是一个观念上的错误。而他第一篇登上《Science》期刊的文章,则是揭开其他研究,采用纯水的计算方程,去计算海底热泉的原始温度的问题,这是当时多数人未曾察觉的错误观念。

陈镇东表示,做科学有很多地方,都有可能会出错,他并举例解释科学上的系统性误差,他在研究台湾海峡水文时,从化学信号得知到冬季应为向南流动,但,过去多数文献却纪录一年到头都是往北流。他深入分析後发现,因东北季风强劲,海洋科学船在冬季难以出航,实际观测多集中东北季风减弱、吹南风的时候,所以实际船测都是往北流。

海大表示,透过陈镇东院士的分享,为海大师生带来宝贵的学习经验,对科学研究背後的思考过程,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体会到在全球气候变迁与海洋环境快速变化的当代,科学研究的价值与社会责任显得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