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水利局多管齐下强化出流管制 降低致灾风险

▲南市水利局多管齐下强化出流管制,严查施工、推动复合滞洪及增强透水,将致灾风险降至最低。(记者李嘉祥摄)
全球气候变迁加剧,短延时强降雨事件频发,对区域排水系统构成日益严峻的考验;为预防大型土地开发改变地表迳流特性而加剧周边淹水风险,台南市政府水利局持续强化「出流管制计画」审核与监督机制,於今年汛期来临前,针对辖内59处已核准的开发案执行施工中及完工後查核作业,确保开发单位按核定计画施工,并检视已完成案件的排水系统、滞洪池及抽水设备等关键设施是否维持正常运作。
市长黄伟哲表示,市府以出流管制公私协力模式将致灾风险降至最低,也会持续以最严谨的标准把关各阶段审查与查核,全力建构韧性城市永续台南。
水利局长邱忠川指出,为应对气候变迁挑战,经济部水利署制定严格出流管制规范,要求开发基地需透过设置滞洪池、蓄水设施,或采行低冲击开发(LID)策略增加基地保水能力,将因开发而增加的迳流量有效滞留在基地内,不得外排影响他处,且基地内排水系统需妥善规划,避免妨碍周边原有的排水功能;特别是位於淹水潜势较高地区的开发案,更需导入「淹水补偿」概念,将潜在淹水体积纳入滞洪需求计算,以确保开发行为不增加邻近区域的防洪压力。
邱忠川局长说,近年来南市吸引大量民间投资投入大型市地重划及工业区开发案,这些开发行为会导致地表不透水面积扩大、雨水入渗减少,一旦遭遇剧烈降雨,地表迳流会更快速汇入现有排水路,不仅增加区域排水系统负荷,也提升淹水可能性;依据水利法相关规定,凡开发面积超过2公顷者,皆须提交出流管制计画书,经审查通过後方能动工,截至今年3月底,水利局已核准包括「北安商业区市地重划」、「三井台南高铁MOP」、「曾文净水场扩建」及等指标性案件在内共190件申请案件,累积总核定滞洪量超过1716万公吨。
邱忠川局长强调,南市出流管制计画审查作业,以及施工中、完工後的督导查核,均委托专业技师公会依规定办理,查核项目涵盖滞洪池清淤状况、有效滞洪空间维持、进出流口畅通及抽水机组功能测试等,亦辅导开发单位於重划工程或区段徵收出流管制案件设计时采离槽式乾式滞洪池,在符合需求滞洪量条件下营造复合式空间,促进开发土地合理使用;此外,在施工阶段也会特别进行临时防灾措施检查,确认临时设施是否完备,包含滞洪池是否已开挖、临时排水路是否畅通、联外排水路施作情形等,并要求厂商优先设置施工围篱、防溢墩,避免发生整地後造成邻地积淹水情形。
市长黄伟哲表示,市府以出流管制公私协力模式将致灾风险降至最低,也会持续以最严谨的标准把关各阶段审查与查核,全力建构韧性城市永续台南。
水利局长邱忠川指出,为应对气候变迁挑战,经济部水利署制定严格出流管制规范,要求开发基地需透过设置滞洪池、蓄水设施,或采行低冲击开发(LID)策略增加基地保水能力,将因开发而增加的迳流量有效滞留在基地内,不得外排影响他处,且基地内排水系统需妥善规划,避免妨碍周边原有的排水功能;特别是位於淹水潜势较高地区的开发案,更需导入「淹水补偿」概念,将潜在淹水体积纳入滞洪需求计算,以确保开发行为不增加邻近区域的防洪压力。
邱忠川局长说,近年来南市吸引大量民间投资投入大型市地重划及工业区开发案,这些开发行为会导致地表不透水面积扩大、雨水入渗减少,一旦遭遇剧烈降雨,地表迳流会更快速汇入现有排水路,不仅增加区域排水系统负荷,也提升淹水可能性;依据水利法相关规定,凡开发面积超过2公顷者,皆须提交出流管制计画书,经审查通过後方能动工,截至今年3月底,水利局已核准包括「北安商业区市地重划」、「三井台南高铁MOP」、「曾文净水场扩建」及等指标性案件在内共190件申请案件,累积总核定滞洪量超过1716万公吨。
邱忠川局长强调,南市出流管制计画审查作业,以及施工中、完工後的督导查核,均委托专业技师公会依规定办理,查核项目涵盖滞洪池清淤状况、有效滞洪空间维持、进出流口畅通及抽水机组功能测试等,亦辅导开发单位於重划工程或区段徵收出流管制案件设计时采离槽式乾式滞洪池,在符合需求滞洪量条件下营造复合式空间,促进开发土地合理使用;此外,在施工阶段也会特别进行临时防灾措施检查,确认临时设施是否完备,包含滞洪池是否已开挖、临时排水路是否畅通、联外排水路施作情形等,并要求厂商优先设置施工围篱、防溢墩,避免发生整地後造成邻地积淹水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