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應大助理教授沈士展創作個展南市圖重磅登場 以跨媒材視覺展演尋找傳統與當代間信仰的共鳴
【記者李嘉祥/台南報導】 2025/04/14

▲南應大助理教授沈士展於南市圖舉辦「儀式與新生」創作個展,以跨媒材視覺展演尋找傳統與當代間信仰的共鳴。(記者李嘉祥翻攝)
宗教藝術作為人類精神世界的視覺表達,自古便承載著儀式功能與文化象徵,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容造型設計系沈士展助理教授即日起至30日於臺南市立圖書館總館6樓藝廊舉辦「儀式與新生-沈士展創作個展」,以圖像、裝置、服飾設計等多媒材創作展開關於宗教符號、視覺意象與文化轉譯的藝術對話,探索宗教符號在當代語境下的全新可能,歡迎各界前往參觀。

此項展覽由台南應用科大美容造型設計系沈士展助理教授策劃與創作,主題緊扣「儀式」與「新生」,以多件核心作品深入挖掘中國傳統宗教藝術中的神聖性與象徵性,並藉由當代視覺語言重新構築信仰的樣貌。

其中一件代表作以中國傳統祭祀、道教符號與民間信仰為靈感,塑造出濃厚儀式感的場景,人物身披獅首紋飾,紅布上繡滿金色符籙,背景為雕刻神獸與傳統紋樣的黑金戰鼓,整體構圖展現出力量與神聖並存的宗教氣場;材料與技法的運用巧妙融合傳統與當代,創造出獨特的視覺敘事語彙。

其他作品如「暗影神籙」與「蒼穹神韻」,透過深色調符號構圖、立體織物、流蘇、珠飾等細節表現,轉化宗教中的「符籙」、「靈韻」與「天命」概念,表現出宗教藝術在現代語境中持續轉譯與延伸的能力。

沈士展助理教授說,此場展覽不僅是一場視覺與符號學的探索之旅,更是一場文化記憶的重構行動,每件作品都是對傳統的致敬,也是當代靈性的實驗,期望讓觀者重新思考宗教藝術在當代社會中的位置與可能性,透過視覺、材質與敘事的整合,讓宗教藝術不再只是歷史的陳跡,而是活在當代的精神語彙中,也邀邀大家踴躍來欣賞,走入信仰、藝術與當代創作交錯交織的神聖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