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轉戰柬埔寨 擴廠計畫生變
【中央社上海六日電】 2025/04/07

「四月二日是個Shock(震撼)」,近年已在柬埔寨建廠的家具業台商謝智通說,沒想到這次柬埔寨會被美國課徵四十九%的高額關稅,當地的擴廠計畫必須重新考慮;而其中國廠更面臨七十九%的關稅,「降價補貼十%也無濟於事」,但他對東南亞關稅談判情況較樂觀。

中國企業先前為了避開中美貿易戰,紛紛將生產基地轉移東南亞等地,台商也不例外,尤其是家具業在前一波貿易戰已被美國徵收二十五%的關稅。商億全球控股董事長、杭州樺桐家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謝智通也將生產基地分散至柬埔寨。去年的出口業績中,他的柬埔寨廠和中國廠占比分別為五十五%和四十五%。

然而,這次關稅圍剿中,東南亞首當其衝:柬埔寨四十九%、緬甸四十五%、越南四十六%、寮國四十八%、泰國三十七%、印尼三十二%、馬來西亞二十四%、菲律賓十八%、新加坡十%。中國則被美方加徵三十四%關稅,連同今年稍早的二十%關稅,家具業者的關稅累計到了七十九%。

謝智通告訴記者,原本計劃今年柬埔寨投資增倍、擴大生產規模,並規劃併購兩家家具廠。現在他決定,如果柬埔寨對美關稅談判不能降到二十%以下,併購計劃將無法進行。當地有些企業建廠到一半,現在已經不再建了。

他強調,旗下公司因為有好的商業模式,走「客製化量產」並強化服務,下游零售商收了客戶訂金,因此都在催趕生產端交貨,公司仍在正常出貨,「客戶咬牙在付關稅,問題是這不可能長久。」其他因應方式還包括:增加中國內銷、增加非美國訂單等。

但很多純做量產的出口公司都收到了通知,要求不要出貨,因為進口商受不了關稅。據了解,進口商一般利潤在三十%左右,四十九%的關稅相當於虧錢進貨。

至於其他在中國的台商情況,以五十四%的關稅來看,台灣的傳產幾乎都包含在內,如果情況不改變,謝智通認為「中美貿易脫鉤是必然的」。

柬埔寨首相洪馬內(HunManet)四日已經發函給美國總統川普,表示願意將十九類美國產品的進口關稅,從原來最高三十五%下調至五%,盼美方公布原訂九日實施的「對等關稅」能夠暫緩。

有別於越南、柬埔寨、泰國等國紛紛表態願和美國談判降低關稅,中國政府已經宣布多項反制措施,包括十日起對美國進口商品再加徵三十四%關稅。

謝智通認為,市場整體的氣氛是想等到下週,情況會更為明朗。中國的強硬態度可能有利於東南亞取得談判成果,尤其柬埔寨與美國貿易總額約一百三十億美元,體量小,他預期「柬埔寨這次可以很快談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