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融美術館落成特展
【記者江乾松/苗栗報導】 2025/04/05

在苗栗三義的群山之間,一座融合傳統與現代、東方哲思與西方藝術的殿堂靜靜佇立許文融美術館落成暨舉辦特展。

美術館的建築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館體以山為形,線條奇崛,如同筆墨揮灑的瞬間定格。環繞建築的巨大石壁,既是堅實的結構,也彷彿書法家行筆時騰挪跌宕的氣勢。外牆上鐫刻著一千二百多個不鏽鋼草書文字,內容選自《金剛經》和《道德經》,是許文融所寫,其每字高達一點二公尺,筆劃流暢,如行雲流水。這些草書文字被安置於建築物的外觀上,遠觀時,整體建築充滿鏤空的意象,彷彿一座巨大的山峰,亦可視為許文融最大型的草書立體作品。

透過建築的外觀,彷彿能見許文融書寫時的筆力穿透厚重石牆。當晨曦灑落、光影浮動,經文於高低起伏的石壁間若隱若現,虛實交錯,如畫筆在天地間氣韻流轉。這不僅是視覺的景象,更是許文融畢生創作精神的具象化,塑造出草書立體化的境界。

美術館的設計並非單純的建築工程,而是對藝術本質的思考與實踐。從概念到落成,經歷無數次推敲,每一處結構、每一道曲線,皆為筆觸的延伸。金剛經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是許文融超越自我的一種勉勵。沿著美術館外牆的是松林步道、許文融草書雕塑安置期間,步行高大松林間的蜿蜒石板道上,桂花、七里香、梔子花順著牆邊清風徐來花香四溢,一眼向前望去,綠油油的草皮讓人心曠神怡。如山的建築與經文,在文字的筆意竄動下,與自然產生一會心的對話;在向前走,雕塑、小橋、流水、涼亭、池塘與隨四季更迭綻放的或春日的櫻花、夏日的滿堂荷花、秋日的芙蓉、冬日的老梅;使空間變成一幅流動的畫卷,如此和諧地讓藝術不僅存在在畫布之上,而是可行、可感、可思的存在與享受,置身其中靈魂也得到了安放。

進入洞窟:空間的詩意,許文融美術館不僅是一座建築,更像是一座由時間與自然雕琢而成的神秘空間。外觀以山的形貌為靈感,線條奇崛,彷彿是筆墨揮灑的瞬間定格,而內部則宛如一座山洞,充滿了鐘乳石般的自然韻味與燕子口的靈動氣息。美術館的入口彷彿是山洞的開口,引領觀者進入一個充滿藝術與哲思的世界。步入館內,空間寬敞,佔地百坪,四周牆面宛如天然岩壁,溫潤的色調與起伏的造型,使人彷彿身處山洞之中,感受到時間沉澱出的靜謐與深邃。每一處細節都經過精心設計,牆面的起伏與光影的交錯,營造出一種靜謐而深邃的氛圍,彷彿時間在這裡放慢了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