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庚解码儿童肠道与气喘关联性
【记者锺佩芳/台北报导】 2025/02/12

全球约二○至三○%儿童受到过敏性疾病影响,在台湾学龄前儿童气喘盛行率高达一○%,约十二万名小朋友饱受困扰。林口长庚医院邱志勇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成功利用核磁共振仪(NMR)代谢光谱分析技术,以非侵入性方式进行肠道健康的动态监测,可更有效了解孩子过敏状况,并在追踪过程中采取预防措施,减少过敏气喘发作风险。这项创新技术荣获「第二十一届国家新创奖」临床新创奖肯定。

林口长庚儿童胸腔内科教授级主治医师邱志勇指出,过敏性疾病的传统诊断追踪方式,包含医师临床评估和血清过敏指数(IgE)检测,而这侵入性血液过敏指数检查存在著准确性不足和小朋友抽血无法配合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气喘小朋友家长通常面临的挑战是对目前气喘病情控制的不了解,以及担心治疗过程中药物使用的副作用。因此,开发出更加精准且不具侵入性的追踪评估方式,成为临床医学中的关键需求。

邱志勇教授研究团队聚焦於肠道菌丛与儿童过敏气喘风险之间的关联,创新开发一套利用粪便代谢物图谱评估儿童肠道菌健康和过敏气喘风险评估的方法。透过核磁共振光谱技术,研究团队能够准确分析肠道菌丛消化纤维代谢後所产生的短链脂肪酸,这些代谢物的总体特徵能充分反映肠道菌丛的健康状态以及膳食纤维摄取是否充足。

研究显示,丁酸在维持肠道屏障健康、防止过敏原进入血液循环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而在气喘的小朋友,因肠道菌丛失衡,减少细菌可以消化纤维食物的碳水化合物活性(酉每)(CAZyme)基因减少,进一步降低了可以调节肠道屏障能力丁酸的生成,而让过敏原有机会通过细胞间的紧密连结,进而增加气喘过敏的风险。

这项粪便肠道菌代谢物图谱分析技术,用来区别是否具有儿童过敏气喘风险的灵敏度高达九十一%,专一性达到八十二%,在临床应用中很明显优於传统的IgE检测方式。

技术的核心亮点在於其非侵入性和高准确性。临床上,只需要采集粪便样本,便能完成对肠道菌代谢物的分析,避免小朋友抽血检测可能带来的不适与压力,针对学龄前儿童,这项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