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打造森林碳權品牌
「淨零排放」已成全球共識,國際碳交易市場蓬勃發展,屏東縣府瞄準綠色經濟趨勢,在車城鄉規劃啟動全台科技業首例、規模達百公頃的人工林碳匯專案,打造森林碳權品牌。
縣府農業處表示,屏東具備亞熱帶氣候優勢及廣大潛力林地,是台灣推動本土碳匯及生態復育的關鍵據點,專案以良好的森林經營管理為核心,不僅提升碳吸存能力、減少碳洩漏風險,並同步打造區域綠色廊帶、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育,幫助企業取得森林碳權,達成碳中和及ESG目標。
農業處指出,台灣常見二十四種造林樹種中,以屏東常見的相思樹、光臘樹固碳能力為佳,也是屏東造林固碳的優勢,然而現階段要讓碳權市場真正發揮效益,仍面臨不少挑戰,包括碳匯測量技術的精準度、碳權認證流程的繁瑣,以及國內市場的認知度不足等,屏東縣府計畫透過法規完善、科技輔助與教育推廣,提高農民參與度,並與全球碳匯市場接軌,讓屏東的綠色經濟走向國際舞台。
縣府農業處表示,屏東具備亞熱帶氣候優勢及廣大潛力林地,是台灣推動本土碳匯及生態復育的關鍵據點,專案以良好的森林經營管理為核心,不僅提升碳吸存能力、減少碳洩漏風險,並同步打造區域綠色廊帶、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育,幫助企業取得森林碳權,達成碳中和及ESG目標。
農業處指出,台灣常見二十四種造林樹種中,以屏東常見的相思樹、光臘樹固碳能力為佳,也是屏東造林固碳的優勢,然而現階段要讓碳權市場真正發揮效益,仍面臨不少挑戰,包括碳匯測量技術的精準度、碳權認證流程的繁瑣,以及國內市場的認知度不足等,屏東縣府計畫透過法規完善、科技輔助與教育推廣,提高農民參與度,並與全球碳匯市場接軌,讓屏東的綠色經濟走向國際舞台。